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,有“十全老人”之称。乾隆,名爱新觉罗.弘历,雍正皇帝第四子,康熙五十年(1711年),生于雍亲王府邸。雍正十三年(1735年),即位为帝,改元乾隆。乾隆六十年(1795年),退位为太上皇。嘉庆五年(1799年),病逝于北京,时年89岁,庙号高宗。
弘历既不是雍正的嫡子,也不是雍正最年长的儿子,非嫡非长的他,何以成为雍正秘密立储的选择对象呢?这要从雍正朝的宫斗说起。雍正共生有十个儿子,其中长子是正宫皇后乌拉那拉氏所生,取名爱新觉罗.弘晖,故而也是雍正的嫡子。作为嫡长子的弘晖,本应该是皇位的不二人选,但是,弘晖八岁时不幸夭折。雍正不得不在存世的四位庶子中选择接班人。他们分别是皇三子弘时,皇四子弘历,皇五子弘昼,皇十子弘瞻。
无嫡立长,这是宗法制的核心。三阿哥爱新觉罗·弘时由此成为最有资格的储君候选人。但是,弘时有两大劣势:其一,弘时从小生性轻狂,做事不谨慎,缺乏帝王沉着冷静、思想缜密的政治性格。其二,弘时和雍正的宿敌廉亲王允禩沆瀣一气,谋取储君之位。允禩是雍正的八弟,康熙朝九子夺嫡中最显赫的一位,雍正即位初,受封廉亲王,一度把持朝政,与雍正格格不入。因此雍正对允禩非常厌恶,弘时依附允禩,这是雍正接受不了的。故而在允禩倒台后,雍正便将弘时去除皇族宗籍,给被废为庶人的允禩做了继子。雍正的处理,实际上是将弘时永远的从继承人序列中清除了出去。时过不久,弘时就抑郁而终,也有人说是被雍正赐死。至于真相如何,不得而知。
弘时死后,弘历成为雍正最年长的儿子,晋封宝亲王,弘历弟弘昼晋封和亲王,二人年龄仅差几个月,文武兼备,才华横溢。雍正经过深思熟虑后,最终选择了宝亲王弘历,究其原因,主要有三:
其一,弘历的母亲钮祜禄氏,是满族的老牌贵族,最早可追溯到清初“五大臣”之一的额亦都。此后,钮钴禄氏一直在清朝担任要职,家族势力盘根错节,极为显赫。康熙的辅政大臣遏必隆亦出自钮钴禄氏。弘历母族显赫的政治影响力,要远远高于弘昼的母族。而弘昼母族只是一个普通汉族家庭而已。
其二,弘历从小天赋异禀,聪慧好学,深得其祖父康熙的喜爱。康熙晚年,其孙辈已有两百多人,绝大多数都未见过,即使见面也只是匆匆而过,根本记不住长相和名字。但是,康熙却唯独对弘历情有独钟,经常带在身边,亲自教诲。这对雍正选择弘历为继承人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其三,雍正晚年,长大成人的弘历和弘昼开始出现明显的反差。弘昼凭借父兄的纵容,经常飞扬跋扈,肆意妄为。而弘历则学习张廷玉等人的治国之道,又从庄亲王允禄、果亲王允礼那儿学习弓马骑射,也是学啥会啥,不负众望。二人的反差,最终被雍正将弘历定为了继承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