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李中梓《证治汇补•痰证》中谈到:“脾为生痰之源,肺为贮痰之器。”,中医的“痰”分为两种:一种是有形之痰,即来源于肺部,肉眼所见的粘液状物质;另一种是无形之痰,即来源于脾脏,肉眼不可见却可感知的“湿”气;湿气是虽是痰的来源,但痰亦可阻滞经络,影响津液流通,形成湿气,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。
今天要跟大家聊的这味中药是半夏,说起这味药的规范名称,很多小伙伴比较陌生,但它的俗名“麻芋子”,相信生活在农村的80后是相当的熟悉,那个年代满山遍野的玉米地里搜寻,只为求得半斤八两,毕竟这是儿时零花钱的来源之一。
半夏具有燥湿化痰,降逆止呕,消痞散结的功效,味辛有大毒,归脾、胃、肺经,为治疗痰证、呕吐、结节的要药;但凡以痰、湿为病因,不论寒热皆可配伍使用。
二陈汤是化痰燥湿的经典方剂,其组合中便以半夏、陈皮为主药相配,具有燥湿化痰、理气和中的功效,用于治疗湿痰所致呕吐、胸闷、咳嗽等症;砂半理中汤是燥湿和胃的代表方,以砂仁、半夏配合理中汤温中散寒、健脾燥湿,适用于胃胀、胃痛、纳差属寒湿所致者;小陷胸汤是宽胸涤痰的代表方,以黄连、瓜蒌配半夏,具有清热化痰、宽胸散结的功效,适用于胃痛、肋痛、咳嗽、胸痛等属痰热所致者。
湿为阴邪,具有粘滞之性,易阻气机,清阳不升、浊阴不降致头晕目眩、咽喉不利等症;《金匮要略》中行气散结、降逆化痰的半夏厚朴汤主治梅核气,症见喉中如有异物,吞之不下,吐之不出,时而咳嗽,时而干呕,类似于西医的慢性咽炎、食管痉挛等症;《医学心悟》中熄风化痰、健脾除湿的半夏白术天麻汤主治风痰上扰所致眩晕,症见眩晕、头脑不清醒,恶心呕吐,类似于西医耳源性眩晕、神经性眩晕、癔病等。
《黄帝内经》中关于半夏秫米汤是这样记载的:“秫米、半夏,徐炊•••故其病新发者,覆杯则卧,汗出则已矣;久者,三饮而已也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,用半夏和秫米慢慢煮,对于新发病的,服用之后倒头就能睡着,出点微汗病就好了,病程稍长的,喝三次也能好;这是医书中记载失眠最早的处方,也被后世称为“失眠第一方”。
《素问•逆调论》中言:“胃不和则卧不安”,上文中记录的“覆杯则卧”针对的失眠、不寐病症便是因胃不和所致;半夏散寒湿和胃,秫米补阴阳和胃,两者共用同调脾胃之气,脾胃和故能安然入睡;亦有《吴鞠通医案》记载:“半夏一两降逆,二两安神。”,其在《温病条辨》中说到:“温病愈后,嗽稀痰而不咳,彻夜不寐者,半夏汤主之”,足以说明半夏治疗胃气不和所致失眠疗效是肯定的。
1、方中秫米为高粱米,半夏为制半夏;半夏常用的品种有四类:清半夏、法半夏、姜半夏、半夏曲;清半夏为白矾所制,具有消痞和胃的功效;姜半夏为白矾、生姜所制,具有降逆化痰、温中止呕的功效,因生姜偏于温燥,热性、燥性病症(阴虚内热、热咳、胃热、燥咳)慎用;法半夏为白矾、甘草、石灰所制,具有燥湿化痰、降逆止呕的功效,此类半夏制品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;半夏曲为面粉、生姜所制,具有化痰止咳,消食和中的功效。
2、生半夏有毒,不可轻易尝试,易致咽喉麻痹,嚼服鲜生姜片能解毒;临床上使用生半夏相较制半夏,疗效更佳。
3、文章中半夏剂量一两、二两均为古籍概述,因称量单位有异,应当谨慎对待;使用常规剂量为3~9g,临床上化痰常用至15~30g,失眠甚常用至45~60g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