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宵节起源于哪个朝代(元宵节怎么就成了一个全国性的节日了呢?)

时间:2024-09-17 10:45:16浏览:100

正月十五看花灯

元宵节是干什么的?

近四五十年,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,传统节日也悄么声地发生了改变。一代一代的人对节日的感受也大相径庭,年轻的一代已经对元宵节没有了什么清晰的概念。一提到元宵节,或许只是想到吃吃元宵或汤圆儿就完事儿了,第二天还要上班呢,哪来那么多讲究?如此一来,不消几十年,元宵节这个延续了一千多年的节日,就可能蜕变成一个名字,留在月历纸上了。

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元宵节的来历吧,看看它的起源、形成、兴盛、世俗化的过程,了解一下元宵节多元的习俗,看看古人们如何在这个盛大的节日里恣意狂欢的。

我们往前推演到清朝、民国时期,那个时候元宵节的内容时很丰富的,最重要的活动不是吃元宵,而是赏花灯、猜灯谜、放烟花等群体性民俗活动,过元宵节不叫过元宵,叫闹元宵,同于世界各地的狂欢节。

舞狮

在相同的节日风俗中,各个地区又有差异化风俗,元宵节还有耍龙灯、舞狮子、踩高跷、划旱船、扭秧歌、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。这些活动是地区特有的,并非通行的,比如说湖南株洲攸县有一种风俗——打铁水,由人徒手将熔化的铁水泼到城墙上,打出千万铁花,不是烟花,胜似烟花。它的起源很明确,就是在1891年,有一个叫段道林的铁匠发明了的这种娱乐方式,因为视觉冲击太震撼了,就被当地元宵风俗所吸收,成为元宵节必看的节目。

打铁水的事情离着我们很近,很容易考据出来。我们回顾历史,就会发现元宵节这个节日,也在不断地嬗变,包括起因、目的、形式都在不停的变化,唯一不变的是人们想要在这个节日中获得快乐、安慰与祝福的愿望。

元宵节

元宵节起源的几种争论

关于元宵节的起源,历史上就有所争论,主张者多有某些特殊立场,以至于不能客观对待史料,存在一些穿凿附会的嫌疑,我们首先对这些观点做一个厘清。

起源于汉朝吗?

一、元宵节起源西汉说

有些人出于尽力延长元宵节历史,以显得源远流长的目的,会将元宵节的起源推至西汉。其主要根据是《史记·乐书》的记载,很多人也在不断地引用这段话:

唐代徐坚《初学记》说: “《史记· 乐书》曰汉家祀太一 ,以昏时祠到明 ,今人正月望日 ,夜游观灯 ,是其遗事。”

徐坚是唐玄宗时人,彼时已经有了上元节,但是他所根据的《史记》原话是怎么说的呢?《史记》的原话是:“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,以昏时夜祠,到明而终。”

首先,我们看汉朝祭祀的时间是正月上辛日。上辛日是按照天干地支纪日法,选的正月里第一个辛日,天干一共有十个,不管春节那天是什么日,第一个辛日绝对不会超过正月初十,和正月十五的上元节是不搭边的。而且正月里日子密集得很,初一元旦、初二送年,初三羊日,初四灶王爷查户口,初五破穷,初六开张,初七人日,初八谷日,初九天公日,上辛日说不上来是哪一天的祖宗呢。而且普通老百姓也不会去祭祀太一甘泉,没有群众基础。

燔柴庭燎

第二,祭祀是在晚上,但是并没有说是用什么祭祀,只是说夜祠,可能要点灯,但是未必用等来祭祀,这个和元宵节看花灯搭不上边。

我们要考据的事理,不能因为徐坚是个古人,他的观点就一定对,他的话是没有道理的。汉朝以后,谁知道太一甘泉是啥啊?更何况去祭祀他了,怎么能成为上元节看灯的起源呢?更不要说起源于先秦“庭燎”了,这个我们在考据鞭炮时已经说过了,庭燎最后是向着“烤柏灵火”“松盆火”“爆竹”这个方向演化的,跟上元节关系不大。明代高谦《四时幽赏录》中记载:“除夕 ,唯杭城居民家户架柴燔燎 ,火光烛天 ,挝鼓鸣金 ,放炮起火 ,谓之松盆。”这是除夕延续先秦燔柴庭燎的痕迹。

汉明帝求法

二、元宵节东汉起源说

东汉起源说与佛教的传入有关,说是汉明帝为了宣扬佛教,提倡燃灯供佛。其根据是宋代僧人志磐在其所写的 《佛祖统纪·法门光显志》 一书中记载的 “放灯” 条:“佛教初来与道士角试 , 烧经放光而卷帙无损。时当正月十五日, 明帝乃令每于此日烧灯以表佛法大明, 自是历朝每当上元必放灯。”

这个故事中所说僧道斗法的事在唐朝智升所写《续集古今佛道论衡》中有详细记载:汉明帝崇佛,引起南岳道士褚善信等人的嫉妒,于是要求与法师迦叶摩腾斗法。说来滑稽,斗法的内容时各自烧自己家的经书。结果道士们烧《灵宝经》的时候,全部被焚毁,法师烧佛经却没有任何损伤,结果就是佛教胜出,皇帝定下每年上元节烧灯,以表明佛法光明普照。类似的故事在唐代僧人法琳所撰的 《破邪论》中也有记载,内容写得更邪乎,不但佛经未被烧毁,还有 “佛舍利光明五色 , 直上空中旋环如盖, 遍覆大众映蔽日轮 。”而西域法师还现场表演了在空中行卧的高难度动作,同时天雨宝花,汉明帝与众臣当场被震惊,纷纷剃发为僧,设灯供养,于是就留下了正月十五燃灯的习惯。

因为写这些故事的人是僧人,他们有宣扬佛教的愿望,会那样写。但是其中有明显的破绽。道教在东汉的时候也处在原始发展的阶段,还没有专职的道士,更不可能有南岳派的道士;道教典籍是南北朝时期寇谦之、 陆修静等道教学者的整理和完善才逐渐形成的,东汉时期哪有什么《灵宝经》来烧啊。

所以,东汉起源说是站不住脚的。

天地水三官

三、魏晋起源说

东汉末年五斗米道创立,道教逐渐形成,并在魏晋时期大行其道。道教核心的信仰是天、地、水三官,天官赐福、地官赦罪、水官解厄,安排在一年中的正月十五、七月十五、十月十五分别进行祭祀,并且称这三天为上元、中元、下元。元宵节最初被成为上元节,它应该是元宵名称的来源无疑,但是在史料里面我们却几乎找不到道教跟元宵节有关系的证据,只有名字这一条明显而孤立的证据。

南北朝时期的确有在正月十五庆祝的习俗显现了,但是没有一条跟道教有关。

面具舞蹈

《荆楚岁时记》记载羯族建立的后赵有在正月十五登高的习俗。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有“打簇”的习俗,“魏氏旧俗以正月十五日夜为打簇戏 , 能中者 , 即时赏帛 。”还有角抵的习俗,《北史·柳彧传》 载:“近代以来 , 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, 作角抵戏。”这种活动是通宵达旦的,全民参加的,除了活动内容与后世不同之外,热闹程度是不亚后世的,是有了元宵节的样子了。“每以正月望夜, 充街塞陌 , 鸣鼓聒天, 燎炬照地, 人戴兽面, 男为女服 , 倡优杂伎, 诡状异形。外内共观 , 曾不相避。竭赀破产 , 竞此一时 。尽室并孥 , 无问贵贱 , 男女混杂, 缁素不分”。

唐朝灯会

四、隋唐起源说

隋唐起源的说法是最确切的,是因为有明确的记录。

隋炀帝有一首诗《正月十五日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》 :

法轮天上转 , 梵声天上来 。灯树千光照 , 华焰七枝开 。

月影凝流水 , 春风含夜梅 。幡动黄金地 , 钟发琉璃台。

这是明确指出了正月十五看花灯,而且这个看花灯是和佛教供灯表佛有关的。燃灯供佛是佛教的一种重要佛事,我们想想,上元、中元、下元的名称虽然是跟道教有关的,但是中元节放灯的习俗是从佛教盂兰盆节而来的。

隋炀帝杨广

《隋书》第十五卷记载:“(隋朝 )每岁正月,万国来朝 ,,留至十五日,,于端门外 ,,建国门内,绵亘八里,列为戏场。百官起棚夹路,从昏达旦, 以纵观之 ,至晦而罢 。伎人皆衣锦绣缯彩,其歌舞者,多为妇人服,鸣环佩,饰以花毦者,殆三万人。”

这个时候就很明确了隋朝的时候,就有了固定日期的,由国家组织的,群体性的庆祝活动了,不仅仅有观赏灯火,而且还有通宵达旦的文艺表演。

这里面提到的一个细节“其歌舞者,多为妇人服”,就是男扮女装,和《北史》中记载的北朝习俗颇为相似“人戴兽面, 男为女服 , 倡优杂伎, 诡状异形”颇为相似,应该是有继承性的。

隋朝在元宵节庆祝,很大程度上是皇帝组织的外事活动,但未必成为全国性的民俗。

唐玄宗

在唐朝时,元宵节获得了法定的名分。

《旧唐书·睿宗纪》 记载 “(睿宗时)有僧婆陀请夜开门燃灯百千炬,,三日三夜。皇帝御延喜门

观灯纵乐 , 凡三日夜 。”

《旧唐书 ·玄宗纪》 记载:(天宝三年十一月 ,唐玄宗下诏令 )“每载依旧取正月十四日 、 十五日 、 十六日开坊市门燃灯 , 永以为常式 。”

因为唐朝时实行坊市制,入夜要关闭坊市,实行宵禁,不可能让出来观灯,因此夜开坊市,要皇帝下旨,而且是“永以为常式”,就成为法定节日了。

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上元节(元宵节)的有密切关系的起源,应该是基于北朝民俗,在佛教的推动下(僧婆陀启请),由皇帝确定的。时间就定在正月十五,内容时供灯,看文艺表演,地点是在长安的坊市,各家买卖铺户通宵开业,大家也可以通宵逛街。

正是因为元宵节在唐中期才正式出现,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,有关元宵节的文学作品都是唐宋之后的。例如唐朝有张说的《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》 :

花萼楼前雨露新 , 长安城里太平人 。龙衔火树千重焰 , 鸡踏莲花万岁春。

帝宫三五戏春台 , 行雨流风莫妒来 。西域灯轮千影合 , 东华金阙万重开。

我们耳熟能详的《生查子·元夕》,就是宋代欧阳修的作品。

汤圆

元宵节的当家食品

我们现在元宵节吃的食品,北方谓之元宵,南方谓之汤圆是也,是用糯米包做的一种汤食。但是元宵节的食品并非一开始就是这个的。

南北朝时,人们在正月十五吃的是用肉末和动物油脂煮的粥,这一点很奇怪,很像蒙古人在小年时吃的肉粥。

蒙古肉粥

在唐朝时,人们在元宵节吃的是“面蚕”和烤饼。

“面蚕”使用绿豆粉、糯米、面粉以及糖等为原料,做成的指头大小的条状物,好似蚕虫,然后放进肉汤中煮熟食用,以祈求新的一年中桑蚕丰收。

“正月半,有神降陈氏之宅,云是蚕室,若能见祭,当令蚕桑百倍。”

 这种煮面蚕的方式很有趣,烹调方式和南北朝时期喝的肉粥是一样的,都是将食物放进肉汤中煮熟,只是把大米换成了面做的蚕,目的变成了祈求桑蚕的丰收。

油炸元宵

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则是在两宋之间才有的。

南宋周必大有一首诗《元宵煮浮圆子》:

今夕知何夕?团圆事事同。汤官寻旧味,灶婢诧新功。

星灿乌云裹,珠浮浊水中。岁时编杂咏,附此说家风。

在这首诗之前他做了诗序,其中说到:“元宵煮食浮圆子,前辈似未曾赋此,坐闲成四韵。”

元宵节吃浮圆子在南宋时已经成为习俗,取意与现在是一致的,取其团圆之意。但是这个习俗好像并不是太久远,以至于周必大做浮圆子诗的时候,前辈之人竟然没有一个人想到为浮圆子做赋,其产生的时间大概就在两宋之间了。

因形圆且煮熟之后会浮在水面,故而得名浮圆子,又因在元宵节吃,所以又有元宵的称谓,因在汤中煮熟,故而又称汤圆。

如果有芝士馅的元宵,我想尝试一下

元宵节吃汤圆,至今也有小一千年的历史了,不知道最初的浮圆子是什么馅的呢?可以确定不是花生馅的,因为花生是明嘉靖年间才传入中国的,包进元宵中怎么地也得是清朝初年了。

清朝钱塘人符曾有一首《上元竹枝词》中说他们家附近的马家元宵是桂花胡桃馅的,不知何种滋味。

桂花香馅裹胡桃,江米如珠井水淘。

见说马家滴粉好,试灯风里卖元宵。

全家看花灯

元宵节的世俗化

我们说元宵节供灯与佛教的关系密切,但是老百姓不管那一套,一个节日一旦确立,就会开始世俗化,要遵从普通百姓意愿表达。

元宵节观灯是全民性的,在古代妇女常常被限制在家中,不能随便出门,在元宵节这样一天却可以同大家一起出门观灯。但是观灯要有一个名头,如果说是出门看帅哥,一定会被关在家中禁足的。于是还要利用一下封建传统的陈词滥调一下,不是说女性的责任是传宗接代吗?对,元宵节出门看灯就是为了传宗接代,是为了“祈子”,所以看灯不能说去看灯,那样是为了娱乐自己,而要说是“照灯”,就跟紫外线消毒一样是一个严肃的医疗过程。

快去灯疗!

就这样,女子们就可以以这个理由和好姐妹们走出大门,到街上去看灯,看到好看的花灯还要从灯下钻过,美其名曰:“钻灯脚 ,生男胞”。

《广东新语》: “广州灯夕 ,士女多向东行祈子。以百宝灯供神。 夜则祈灯取采头。 凡三筹胜者为神许。许则持灯而返 , 岁酬灯。生子者盛为酒肴庆社庙 ,谓之灯头 ,群称其祖父曰灯公。”

这是女性的诉求,还有老人和小孩的诉求,是什么呢?当然是平安、无病。于是正月十五的灯不但要充当妇科医生,还要小儿科和老年科的大夫。老人和小孩就走上街去,接受灯疗儿,让红灯绿光照在自己的身上,祛除自己的病痛,增强抵抗力,在新的一年中身体倍儿棒,吃嘛嘛香。

祝福祖国

还有男性呢,如果不照顾好男性顾客,明年谁来操办灯会呢?

于是针对男性的需求,灯也有特殊功效,当然了不可能是壮阳,你省省吧。是辟除虚耗啦。

清道光九年《阜阳县志》说: “ (上元夜 )门户、碓、井等各设灯 ,谓之`照耗’ 。”“耗” ,即“虚耗” ,为一种使财物消耗之鬼 ,“照耗” ,即燃灯照明以驱除“虚耗”之鬼 ,保佑一年吉祥如意。

在元宵节晚上,男人们拿着灯在门口、磨盘、井口等地点灯,或者拿着灯笼到处去照一照,祛除让自己财产消耗的鬼怪,保护家中的财产,满足了男人的要求。

另外组织正月十五的观灯,让人们走上街头消费,商户们也十分乐意参与组织,为了吸引更多的客人,竞相制作新奇花灯,以求今年生意兴隆。这样从举办者到观看者都踊跃参与,元宵灯会才会兴盛了将近千年。

放烟花

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在正月里放烟花,这个在北宋时有雏形,到了南宋才正式出现,皇家在元宵节最爱放烟火,推动了放烟火成为元宵节的固定节目。

淳熙十二年(1185),孝宗幸宣德门观灯,观灯后即燃放了烟火。《武林旧事》卷二《元父》记载:“宫漏既深,始宣放烟火百余架,于是乐声四起,烛影纵横,而驾始还矣!”

元宵节的未来是什么?

元宵节的未来会如何?节日只能传承吗?节日能不能创新呢?

通过上面的梳理,我们看到传统节日的形成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,有继承也有抛弃。适合大家的大家就保留下来,不适合就被抛弃,还会根据本地的情况添加自己的特色文化。

最终的标准不是为了维护一个既有的节日形式,而是借着节日的形式,让自己更舒服,更快乐。

像求子这种习俗,在唐朝上元节的时候根本就没有,但是在宋朝元宵节夜游的过程中,女性可以得到难得的放松,于是女性权利的争取就渗透到元宵节中去,有了求子的习俗。烟花在宋朝被发明之后,因为适合节日气氛,很自然地成为了元宵节的一部分。元宵节的食品也有过变化,甚至汤圆的馅子也总是不同的。

要想元宵节拥有更强的生命力,延续不断,它应该在传承中发生一些改变,适应现代社会发展,尤其是适应年轻人的需求才行。如果一味打着传承的旗号,把它固化了,而没有吸引现代人的内容,那么它的名存实亡是不可避免的。

只有真正响应者人民群众的要求,那么元宵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就会生生不息,延续下去。

更多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