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响乐(不等同交响曲,交响乐与交响曲有区别也可以通用)是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管弦乐曲,一般是为管弦乐团创作。交响乐就是大型管弦乐套曲,从意大利歌剧序曲演变而成。“交响乐”的名称源出于希腊语,意即“一起响”。至十八世纪后半期发展成为独立管弦乐作品,通常包含四个乐章(有时冠以慢板引子),个别也有多于或少于四个乐章的。各乐章的体裁与奏鸣曲极似,只是规模较大,音乐主题有较大发展,管弦乐法也丰富些,适于表现戏剧性较强的内容。交响乐队是近代大型管弦乐队,按规模大小,分为双管、三管、四管,即小、中、大等编制。人数自数十至百余人等。通常由弦乐器、木管乐器、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等各组乐器组成。有时也根据作曲、指挥的创作意图和具体要求,对乐器有所增减。
发展起源
法国大文豪罗曼·罗兰说:“艺术中没有进步的概念,因为不管我们回头看多远,都会发现前人已经达到了完美的境界……。假如有人认为几个世纪的努力已经使我们进一步接近完美,那将是荒谬可笑的……。”
交响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分遥远的历史长河中。它的名称源于古希腊,是当时“和音”和“和谐”两个词的总称。到了古罗马时期,它就演变成为泛指一切器乐合奏曲和重奏曲的代称。
15、16世纪,也就是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,交响乐这一名称被当作了一切和声性质的、多音响器乐曲的标志。而到了巴洛克音乐的初期,它又主要指歌剧、神剧和清唱剧等作品中的序曲及间奏曲。
18 世纪初期,音乐艺术在欧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,随着欧洲产业革命的进程,音乐艺术也开始逐步地走向平民化和社会化。在这个时期中,交响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,其规模和形式都慢慢有了明确的含义。当时的意大利歌剧序曲,以它特有的“快——慢——快”三个段落而成为了古典交响乐的基本雏形。
到了18 世纪中叶,德国曼海姆(德国南部的文化中心)乐派的作曲家们,以一系列积极而富有创新性的创作,使交响乐的基本形式得以进一步的完善。
交响乐队的形成
交响乐队的真正形成是在近几百年内,严格来说就是在维也纳古典乐派所兴盛的时期。在这之前,交响乐队的结构组成并不完善,还只是一些编制不全的管弦乐队。如在海顿和莫扎特的创作中,乐队的编制和规模也仅仅限于室内乐特征的小型乐队。
交响乐队形式和编制是在贝多芬的创作中达到最终完善的。如在贝多芬交响乐的创作中,双管或三管编制的交响乐队得到了基本确定。
后来,在整个19世纪早期到晚期的浪漫主义音乐全过程中,交响乐队编制和组合形式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。大型四管交响乐队的出现和各种特性乐器的加入,更加丰富了交响乐队的音响效果和艺术表现力。这些特征在马勒、理查-施特劳斯及20世纪现代作曲家普罗菲耶夫、肖斯塔科维奇和斯特拉文斯基等人的创作中体现的尤为充分。
交响乐队的编制
交响乐队是音乐王国里的器乐大家族,一般来说它分为五个器乐组:弦乐组、木管组、铜管组、打击乐组和色彩乐器组。下面分组介绍各种乐器(它们都是从高音到低音的乐器):
弦乐组:小提琴、中提琴、大提琴、低音提琴。
木管组:短笛、长笛、双簧管、英国管(中音双簧管)、单簧管(黑管)、低音单簧管、大管(巴松管)。
铜管组:小号、短号、圆号(法国号)、长号、大号、次中音号。
打击乐组:定音鼓、大军鼓、小军鼓、锣、镲、铃鼓、三角铁、响板等。
色彩乐器组:钢琴、竖琴、木琴、铝板钟琴、钢片琴、排钟等。
对于一些特殊曲目(如中国民族歌曲改编的交响乐),还会加入其它的一些乐器,像唢呐,喇叭,二胡等民族乐器。
由于交响乐队采用了这么多的乐器编制,所以它有着非常丰富的表现力。交响乐队根据作品风格的需要,它又分为编制上的不同。如单管编制、双管编制、三管编制、四管编制等等。实践证明,一个铜管(以小号为例)的音量相当于17把小提琴,12把中提琴,8把大提琴,或者6把低音提琴(倍大提琴)。故每增加一个铜管,乐队的弦乐人数至少已经增加了43人。
交响乐一般分为四个乐章:
第一乐章:奏鸣曲式,快板
第二乐章:复三部曲式或变奏曲,慢板
第三乐章:小步舞曲或者谐谑曲,中、快板
第四乐章:奏鸣曲式、回旋曲式或回旋奏鸣曲式,快板
发展历史
概述
交响音乐形成于18世纪中叶的欧洲。在此之前的17一18世纪中叶是欧洲音乐史上的高峰之一——巴洛克音乐时期。按照西方音乐史分期,欧洲交响音乐的发展大约经历了古典主义、浪漫主义、民族主义、印象主义、现代主义等历史阶段。
古典主义
古典主义交响乐以海顿(奥,1732一1809)、莫扎特(奥,1756一1791)、贝多芬(德,1770一1827)三位音乐大师为代表,以当时西欧文化名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为中心,故有时也称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,其时间跨度一般以海顿在维也纳开始他音乐生涯的1755年为始,而以贝多芬辞世的1827年为下限。
古典主义交响乐是在以往欧洲音乐成果的基础上,结合新时代的新思想、新观念和新的审美要求,在更高的阶段上追求情感与理性的平稳,严谨完美的形式与深刻思想内容的结合,放眼于追求客观的美,注意音乐形式的严谨平衡,音乐风格的庄重和谐。古典主义交响乐的特点在巴洛克音乐的顶峰期中已经孕育,只是到海顿,才最终确立了交响曲四个乐章的结构形式,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,为后来交响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海顿一生创作了100多个交响曲,他对交响音乐形成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使他获得“交响乐之父”的尊称。后来又经过莫扎特,特别是贝多芬的发展、革新和创造,使古典主义交响乐不仅达到高度成熟的境地,同时也为浪漫主义交响音乐的诞生和繁荣打下了基础。
浪漫主义
浪漫主义是法国大革命(1789年)以后至19世纪初,在欧洲兴起的文学艺术新思潮,首先反映在文学中,继而波及到包括音乐在内的整个艺术领域。
19世纪20年代直至19世纪末,是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包括浪漫主义交响乐迅猛发展,席卷整个欧洲的时代。浪漫主义音乐作品的内容与风格和它所处的时代及社会思潮分不开。
革命的失败、封建王朝的复辟及其奉行的高压政策,迫使作曲家们以消极的态度对待黑暗的现实,他们寄希望于未来,沉浸在企盼美好未来的梦幻之中。因此,浪漫主义交响乐的突出特点是重视个人情感的抒发,作曲家的创作灵感多来自个人的感情世界,来自对大自然的种种微妙感受,或借助于文学作品、绘画、诗歌、戏剧以及神话、传说、民间故事的启迪,带有鲜明而强烈的感情色彩。为了表达无比丰富复杂的人类情感世界,浪漫派作曲家们打破了古典乐派的某些严格规范,创造了更为自由的结构形式和多样的旋律、和声、配器手法,使形式完全服务于表达感情内容的需要。
浪漫主义交响音乐时期,涌现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伟大作曲家。如《未完成交响曲》的作者、“歌曲大王”舒伯特(奥,1797-1828),标题音乐大师柏辽兹(法,1803-1869),门德尔松(德,1809-1847),舒曼(德,1810-1856),首创交响诗形式的李斯特(匈,1811-1886)坚持古典主义创作道路,在风格和气质上是一个真正浪漫派作曲家的勃拉姆斯(德,1823-1897),被法国人尊称为“交响乐之父”的弗兰克(法,1822-1890)以及晚期浪漫派的杰出代表布鲁克纳(奥,1824-1896)和马勒(奥,1860-1911)等。
民族主义乐派
民族主义乐派是随着19世纪欧洲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,于19世纪下半叶以东欧和北欧国家为中心兴起的一种新的音乐流派。
在封建时代,王公贵族对民族音乐采取鄙视排斥态度,封建制度破除后,自由思想盛行,在创作上对个性的尊重,表现为艺术上的浪漫主义,后来对个性的强调又导致对民间风俗的强调,因此,民族主义也可说是对浪漫主义的延伸。民族主义交响乐的特征是高扬民族精神、民族性格和民族风格。音乐的文学内容常常取自某一民族或国度的历史、传说、大自然景物及人民生活习俗、风土人情等,而其音调则大多取材于民歌或民间舞曲,音乐的民族性、国籍性愈加明显。
民族乐派最早出现在俄国,其先驱是被称为“俄罗斯民族音乐之父”的格林卡(1804一1857)。随后则是俄罗斯“强力集团”(也称“五人团”)的五位作曲家:鲍罗丁(1833一1887)、居伊(1835—1918)、巴拉基列夫(1837一1910)、穆索尔斯基(1839一1881)、里姆斯基—-科萨柯夫(1844一1908),他们最初都不是专门的音乐家,是推进俄罗斯民族乐派运动的共同目标把他们连在一起。
与“五人团”同一时代的俄罗斯最伟大的交响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(1840一1893)也为民族乐派的兴盛作出了巨大贡献。此外,在东欧最著名的民族乐派代表人物还有捷克的斯美塔那(1824一1884)、德沃夏克(1841一1904),在北欧,则是挪威的格里格(1843一1907)和芬兰的西贝柳斯(1860一1909)。其他各国也出现了许多民族乐派的作曲家。
民族乐派的兴起大大丰富了人类音乐宝库。
印象主义音乐
印象主义音乐源于印象主义绘画,兴盛于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前后几十年间,是由法国著名作曲家德彪西(1862一1918)创始并完成的。
法国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是马奈(1832-1883)与莫奈(1840一1926),二人被称为法国近代绘画之父。其特点是以猎取对自然界的瞬间印象为目标,不拘泥于细节而只重其整体。重色彩、光线而不使用明确的线条。德彪西深受印象派画家和诗人的影响,创立了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。与印象主义绘画相仿,印象主义交响音乐不以旋律为生命,而强调通过和声色彩与配器手法的变化,寻求音响的瞬间效果,使音乐充满着飘忽的光影、斑烂的色彩和朦胧的幻觉。
这种风格对现代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印象主义交响音乐作品成为连接19世纪与20世纪音乐的一座桥梁。印象乐派的代表人物除德彪西外,还有拉维尔(法,1875一1937)和杜卡(法,1865一1935)。
现代主义音乐
现代主义音乐是继印象主义音乐之后于20世纪兴起的。其流派很多,如受表现主义绘画影响、强调用夸张的手法强烈表现自我感受、发泄内心苦闷及不满的表现主义音乐,其代表人物是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(1874一1951)、威伯恩(1883一1945)、贝尔格(1885一1935)(这三位作曲家均在维也纳从事音乐活动,故也被称为“新维也纳乐派”);以俄国作曲家期特拉文斯基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音乐,这一乐派的作曲家们反浪漫主义音乐之道而行之,反对音乐的标题性和戏剧性,追求朴素明净的音乐风格。
其他如俄国的普罗柯菲邪夫(1891一1953)、肖斯塔科维奇(1906一1975)、意大利的雷斯庇基(1879一1936)、匈牙利的巴托克(1881一1945)、英国的布里顿(1931一1976)、美国的科普兰(1900一1990)、格什文(1898一1937)等也都在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,既坚持古典交响乐创作的优秀传统,又发扬本民族音乐的独特风格,用现代主义音乐的各种写作技巧,创新突破,标新立异,写出了大量优秀的交响音乐作品。